Chihan@maⅰ丨.com
添加时间:2、对于海外,周四全球暴跌后我们已经强调“当前本质与金融危机不同,随着海外维稳救市举措出台,后续跌深反弹至少阶段性企稳的概率远大于继续下跌。”周五海外果然迎来大幅反弹。本周全球市场罕见巨震,多国股市遭遇熔断、VIX指数重回08年金融危机水平,恐慌情绪蔓延。但后续不用太悲观,一系列维稳救市措施加速出台:一方面,面对疫情不断升级,海外各国已在加紧防控。1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启动50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储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美国国会也于14日凌晨紧急通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法案。此外,继意大利之后,西班牙也宣布将于16日封锁全国。另一方面,美欧央行纷纷释放流动性,“有形的手”也集中出场。本周纽约联储推出1.5万亿美元回购操作,并承诺接下来1个月将继续每周进行3个月期和1个月期的5000亿美元回购操作,合计提供5万亿流动性。同时,欧央行也宣布大幅提高QE规模至1400亿欧元,并增加LTROs和放松TLTRO III的条件。此外,包括韩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开始禁止做空股市缓解市场下行压力,美国也限制了卖空最大的高收益市政债ETF。
挑战日系困难不小马来西亚的汽车市场主要由三股力量占据。第一种宝腾和百鹿大的国产车型,主销车型为经济型小车;第二种,是本田、丰田所领衔的日系车,几乎占领了马来西亚国内的SUV市场;第三种,则是少量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马来西亚市场也正在经历从轿车到SUV切换的过程。”宝腾汽车CEO李春荣告诉记者,吉利选择将博越引入到当地市场,希望能够在被日系车占领的SUV市场上替宝腾率先打开局面。不过,对于李春荣而言,想要挑战日系,宝腾X70面临着多重困难。
提高股权融资比例、发展配置型市场有助经济转型。从整体规模角度看,当前我国支持经济发展的股权融资在企业融资中的占比依旧低于5%,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股票市场都亟待进一步发展。并且目前中国处在产业结构升级期,未来消费和先进制造比例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中,以美国作为参照,2017年中国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文体娱乐行业增加值仅相当于美国的20%、38%、40%,而制造业为150%,相比美国我国新兴行业空间还很大。未来科创板的设立将为这些新经济科技类行业提供新的股权融资渠道,与产业结构升级相辅相成,从而提高市场整体股权融资比例。同时科创板将会为PE/VC一级市场提供了新的融资和退出渠道,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且提高了股市融资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有助于加强市场流动性。我国目前发行制度背景下,周期类公司扎堆上市导致A股市场结构失衡。在由需求扩张驱动的传统盈利回升周期中,周期股往往业绩靓丽,更易满足A股新股发行制度的盈利要求,从而导致A股周期类上市公司数量和融资金额更多。自2000年以来,周期行业IPO企业数量占比达47%、融资金额占44%,而科技行业融资企业数量仅占19%、融资金额仅占11%,可见A股囿于传统经济结构,难以为科创企业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从市值占比角度,按照11月5日股价统计,A股的板块市值占比分别为周期(33%)、金融(22%)、消费(25%)、科技(12%)、房地产(4%),而在海外中资股(含港股)中周期(22%)、金融(17%)、消费(22%)、科技(29%)、房地产(8%),在美股中周期(14%)、金融(17%)、消费(36%)、科技(27%)、房地产(3%),横向对比A股周期股市值占比较高,科技股市值占比较低。从盈利占比角度,对比A股、海外上市中资股、美股的盈利结构,三者中科技股净利润(2018H1)占比分别为4%、29%、20%,A股科技股净利润占比仅为美国科技股的1/5。长期看,科创板的建立将引导科技股新鲜血液的流入和回归,可以预见科技类行业IPO数量和市值占比将在A股市场逐渐升高。随着A股市场结构趋向合理,将会吸引更多的长线增量资金进入市场,长线资金和机构投资者的增多有助于我国发展配置型市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而按万科A4月3日的收盘价计算(33.64元/股),9个资管计划的总市值高达384.2亿元,浮盈在150亿元左右。由于持股规模巨大,如果钜盛华方面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减持,万科股价将承受巨大压力。因此,采取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能相对降低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宝能方面也表示,相应股份的转让,将本着避免万科股价大幅波动进而影响市场平稳运行的原则进行,以保护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最大利益。
建材行业:A 股龙头估值合理,盈利更强。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东方雨虹估值与美股龙头接近,但是 ROE 远高于美股龙头,估值吸引力更强。建筑行业:A 股龙头估值合理,盈利更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估值远低于美股龙头,且 ROE 有优势,估值吸引力更强。
本周市场表现回顾市场资金面状况全球主要市场表现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超预期。2、宏观经济超预期波动。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